首页-->政务公开-->业务专栏-->“三支一扶”专栏-->服务经历
做有时代担当的新青年
 
    来源: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时间:2019-10-21 16:57:18      浏览 人次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大家下午好!我叫张紫琦,是商丘市2018年招募的“三支一扶”志愿服务人员,现在商丘市睢阳区娄店乡政府工作,很荣幸能够作为“三支一扶”大学生代表向大家做汇报,交流我这一年多来的心路历程,今天我汇报的主题是《做有时代担当的新青年》。

记得去年春天,大学毕业的我已经在商丘市示范区一家事业单位实习文秘工作将近一年了,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心中始终有“但愿苍生俱饱暖”的情怀,因为在市里工作,一直没有机会实现,我的大学同学当时毕业就考了“三支一扶”,聊天时,她总是给我讲自己在乡镇工作的种种经历,有艰难、有感动,更多的是成长,我感受到像她们这样的“三支一扶”人员在服务乡镇时越来越成了单位的中流砥柱,深受服务单位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于是,在她的鼓励下,我报名了2018年商丘市“三支一扶”考试,认真复习,下定决心,带上我满腔的热情到最基层的农村,去磨练我的心性,去锻炼我的能力,渴望在乡镇广袤的土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

我如愿考上了“三支一扶”,去年8月份,我参加了商丘市2018年的“三支一扶”新同志上岗培训,培训课上,领导给我们详细解读了国家有关“三支一扶”的政策,请知名教授为我们讲授“三农”问题、国家农业发展现状、乡村经济建设等方面的知识,并和我们分享了许多关于扶贫典型的案例、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报道等等……,通过培训,使我们这些年轻人打消了许多对未知未来的忐忑与迷惘,端正了思想认识,做好了投身乡镇工作的思想准备,那时候,我对自己即将开始的“三支一扶”生涯充满期待。

之后,商丘市三支一扶办贴心服务,为我们合理安排了服务单位,并积极与服务单位沟通,帮助我们解决困难,这一年来,作为“娘家人”的商丘市三支一扶办对我们十分爱护和关心,在工作上定期调研,在生活上关怀备至,在春节等传统节日都会对我们进行走访慰问,经常实地或通过电话征求我们的意见,时刻关心我们“三支一扶”大学生的工作、生活情况,对我们反映的问题都能够及时解决,真正做到对我们思想上沟通,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爱,为我们在基层脚踏实地干事创业营造了良好氛围,提供了坚强保障,坚定了我们这些大学生扎根基层的信念。

“三支一扶”服务的这一年经历是我快速成长的契机,这一年让一个在学校象牙塔安静读书的女生,成功转变成为一个在乡镇政府工作岗位上充满历练的同志,我是市里长大的孩子,没有来过几次农村,即使是大学时候暑假在农村参加过“三下乡”活动,但有学校妥善组织,劳动时间也很短,因此,最初对农村的认识,完全是从书本上得到的。最初来到乡镇时,面对与市里完全不同的环境,一片片的庄稼地,心中很没有安全感,我无法将眼前的情景与自己的未来联系起来,感到非常茫然和失落,乡镇身处最基层,工作繁忙琐碎,要和各村支书、农民群众打交道,刚去时,我被分到党政办公室,后来跟着乡长当文秘,当时没有工作经验,加上环境骤变,心理上有点不适应,很多问题处理不好,那时,乡长送了我一本书,那本书的名字叫《习近平七年的知青岁月》,当时读来,受益匪浅,20世纪60年代,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去了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村插队7年,属于“老三届”知青中年龄最小、插队地方最苦、在农村待的时间最长的知青。现在,国家实施“三支一扶”计划,是让我们当代年轻人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让我们在走上社会之初就与最基层的中国农民同甘苦、共患难,由此培养我们一生的品质,就是从心底里热爱人民,把老百姓搁在心里——这是哪一所高等学府、哪一座象牙塔里都学不到的东西。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读了很多书,但书里有很多水分,只有和群众结合,才能把水分蒸发掉,得到真正的知识。”我们这些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一个个激情澎湃的热血青年,也许吃的苦不够多,缺少历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下到农村来,与最底层的农民朝夕相处,了解他们的生活、愿望、喜怒哀乐和人情世故,势必要经历非常艰难的心理与情感磨砺,由此深入了解我们复杂的国情,了解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根之所系、魂之所在,高等教育能教给你文化知识,乡镇经历才能让我们懂得什么是人民,才能培养我们一颗为民的心,这段经历,正发生在我们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阶段,于是,我们的担当精神、责任意识,在我们服务乡镇时萌了芽、扎了根,我想这就是“三支一扶”的初衷,我们在新的时代环境下成长起来,作为年轻人,不能只是分享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应该有责任为这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我们的努力和贡献。

党内秀才胡乔木在《采桑子》中写道:“待入尘寰,与众悲欢,始信丛中另有天。”下基层之后,我很受触动,这一年来,在这里,我经历了三秋大忙、脱贫攻坚大考核、人居环境大整治、党建观摩、安全生产、国土绿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乡村精神文明与移风易俗建设……各种各样之前没接触过的工作,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历,记得我第一次出红头文件浪费了好多张纸、第一次写新闻写的是乡里返乡创业的一个典型,我花了两天时间去学习乡镇返乡创业的背景资料、那时候,我接手运营娄店乡的官方微信公众号,负责发布乡里开展的各种工作信息,比如市里领导来督导检查工作、三五工作日活动、乡贤事迹、乡里的通知公告等,为了把工作做好,我关注了市里、区里及兄弟乡镇的很多官方公众号,仔细学习了他们发布的消息,不懂之处请教领导,慢慢地把工作做好。当时虽然感觉到压力很大,但是过的特别充实,每天都在成长,领导和同事们都无私的指导我、帮助我,经历了最初的艰难,我解放思想,渐渐适应了乡镇的工作,把写材料、写新闻当成了一种乐趣,先后在《商丘日报》、《京九晚报》、“学习强国”上发表了《“城归族”返乡创业渐成气候》、《电子商务助力“娄店芦笋”销四方》、《“废物”秸秆成“新宠”》等多篇文章,在这里,我的所学所能得到充分发挥,我真正学会把自己融入基层。

当年毛主席教导我们:“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如今,不同于当年知青一代呼应领袖号召上山下乡,消灭三大差别的历史回响,而是新型知识分子自觉担负乡村建设使命的、坚定的价值取向,是广大青年学生自主投身社会变革实践的热切的青春迸发。“三支一扶”计划把我们大批优秀的青年大学生作为新鲜血液输进广大农村基层,不仅充实了乡镇工作队伍,用我们的所学所长、专业优势为乡镇发展做出贡献,也用我们青年人创新思维去提高了乡镇工作效率,我感触最深的是今年3月我们在产业兴旺方面打造乡镇特色农业品牌的实践,我服务的娄店乡是典型的农业乡镇,因当地水土适宜种植芦笋,是远近闻名的芦笋种植之乡,去年12月份,“娄店芦笋”正式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在秉持“生态乡镇”的定位下,我们扶持培植农业品牌,立足优势产业,打造地方名片,芦笋的收获期很短,只有四、五月两个月的时间可以吃到,季节性短暂且不易保存,往年都是直接由收购商批量收购,价钱很低,今年春天的时候,为了打开农产品销路,帮笋农卖个好价钱,我们专门成立了推广农产品品牌的责任小组,那段时间我们在网上查阅学习了好多打造农产品品牌的案例,去有名的芦笋种植基地山东曹县青固集考察,为打通销售渠道,今年我们利用电商式销售,我专门注册一个推广芦笋的微信公众号,利用芦笋微店、淘宝店铺尝试网上销售,“娄店芦笋”一下子打开了市场,每天都有大批产品通过快递、物流销往全国各地,价格稳定了,收入提高了,为种植户提供了极大的便捷,同时,在当地,我们计划实施了“农超对接”策略,帮助笋农与超市、酒店、农贸市场建立合作,实施大批订单式农业销售,并且在今年“五一”时,我们在市里策划举办了首届商丘“娄店芦笋”美食文化节,增强市民们的体验度,扩大了农业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就这样,通过创新,今年乡里芦笋大卖,在市里受到表彰,有效的助农增收,早日实现了脱贫致富,我领悟到,我们年轻人要善于运用创新意识,勇于突破,要敢于提建议,敢作敢为,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在农村这片广大天地干出一番事业。

总之,我能成为“三支一扶”的一员是光荣的,感谢国家在政策上给我们铺就的坦途,为我们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坎坷孕育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磨难造就有价值的人生,祖国把我们送到基层,我们一定不会辜负祖国对我们的期望,用实际行动来诠释“三支一扶”志愿者这个光荣称号的含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讲话时曾提到,“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机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去谋划人生、创造历史”,我们90后这一代人,与父辈们相比,少保守,少教条;与比我们年轻的一代人相比,更具有使命感,多思考,多实干,在社会转型、时代变迁中,我们这一代人是国家的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我愿意在农村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挥洒年轻的汗水,我愿意在农村这片孕育希望的土地上奉献青春和年华!

谢谢大家!


 
   

 
访问量:
网站导航 主办单位: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承办单位: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电子政务中心 备案号:京ICP备09079694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429号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版权所有 @2010网站标识码:4100000037 技术支持:山谷网安
Baidu
map